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一例升结肠癌合并恶性间皮瘤的个案报道并文献回顾
    冯春保, 鲁瑞林, 王定平, 王东, 陈焕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6): 578-58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6.010
    摘要132)      PDF(pc) (3815KB)(1777)    收藏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浆膜表面的少见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时常发生漏诊、误诊,甚至有时伴随其他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检出。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测因其对恶性间皮瘤的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现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本文就一例升结肠癌合并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病例做相关报道并针对性行文献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重视,为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百白破预防接种中小于90度进针角度增加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分析
    杨素华 徐小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 16 (03): 37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6.03.037
    摘要481)      PDF(pc) (473KB)(60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注射角度注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提高接种质量。方法〓分析两组共933例接种百白破疫苗(DPT)的小儿,按照注射角度不同分为对照组(注射角度<90°斜行进针)和观察组(90°垂直进针),比较两种角度注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2%,观察组小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FLACC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执行DPT接种操作规程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急诊专科化护理经验
    梁妙丹 赵丽华 雷林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 17 (04): 504-50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7.04.033
    摘要295)      PDF(pc) (860KB)(390)    收藏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化护理在预防和减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1月~201512月之间96例急诊接受专科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有10签字后转院治疗,30例发病6h内接受手术治疗,其余56例则在72h内接受手术。共有14例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其中6例出现再出血,再出血率6.3%结论 对于急诊就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尽早开启专科化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前再出血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偶联多种单链抗体免疫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及鉴定
    邹金茂, 李若梦, 练国达, 陈少杰, 陈茵婷*, 黄开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 19 (02): 154-16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9.02.007
    摘要128)      PDF(pc) (4273KB)(314)    收藏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多单链抗体修饰氧化铁纳米微粒的方法。方法 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及羧基(COOH group)修饰的氧化铁纳米微粒(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IONPs),以及抗MUC4、抗CEACAM6及抗CD44v6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ies, scAbs),通过EDC/Sulfo?NHS交联剂将IONPs?PEG与3种scAbs进行交联,构建IONPs?PEG?multi scAbs复合物,再利用zeta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IONPs?multi scAbs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在IONPs?PEG表面偶联荧光抗体,通过荧光强度测定其偶联效率;再鉴定复合物的抗原识别特异性及在放置1个月、6个月后评估复合物水溶液稳定性。结果 偶联3种scAbs后,IONPs?PEG?multi scAbs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3.6±0.5) nm,粒径分布集中,zeta电位约(?17.3±06) mV;TEM显示粒径约10 nm,荧光强度测定结果提示抗体偶联效率约为75%,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IONPs?PEG?multi scAbs复合物对高表达MUC4、CEACAM6及CD44v6分子的胰腺癌细胞BxPC?3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证实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原识别特异性;在放置1个月、6个月后,偶联复合物的溶液分散性良好,放置6个月后平均粒径约(23.9±0.8) nm,zeta电位约(?17.6±0.4) mV,TEM拍照提示粒径约10 nm,细胞免疫荧光提示复合物抗原识别特异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利用EDC/Sulfo?NHS交联剂组合,将3种单链抗体交联到PEG和羧基修饰的IONPs表面,构建IONPs?PEG?multi scAbs复合物,该方法偶联效率高,且复合物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抗原识别特异性及水溶液稳定性好的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分析
    黄丽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 17 (02): 250-25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7.02.030
    摘要357)      PDF(pc) (855KB)(612)    收藏
    目的 介绍坠积性肺炎的预防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5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需长期卧床休息或治疗的患者,根据两个病区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住院病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护理策略,包括强化营养、心理护理、口腔护理、湿化气道护理与卫生宣教。观察两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估所有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69%vs25.00%,P<0.05);同时病人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92.31%vs72.22%),χ2=5.271,P=0.022)。结论 更加积极的护理路径能改善坠积性肺炎患者状态,增加护理满意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广东省易栓症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广东省精准医学会血液分会出凝血青年专委会, 广东省易栓症多学科专家共识编写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5): 367-37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5.001
    摘要53)      PDF(pc) (1172KB)(101)    收藏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因各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病理状态,其主要临床结局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易栓症导致VTE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MVT)等。除此之外,易栓症还可表现为年轻早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卒中等动脉血栓事件。通常可将易栓症分成两大类:遗传性易栓症和获得性易栓症,其中遗传性易栓症为人体自身抗凝或凝血系统等的先天缺陷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床上,易栓症患者往往发病年龄早,而且一旦发病,常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提高广东省临床医生对于易栓症及其继发疾病的诊治水平,指导和规范广东省地区各级医院对易栓症的诊治工作,从事血栓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多学科协作小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经过反复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共识,主要针对遗传性易栓症以及特殊易栓人群的诊疗,为易栓症的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本共识将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定期修订与更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腹腔镜超声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
    王鹏, 王宏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4): 392-39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4.004
    摘要219)      PDF(pc) (2412KB)(545)    收藏
    目的 介绍腹腔镜超声(LUS)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方法 通过一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经不同Trocar进入LUS行肝脏扫查并采集图像。结果 LUS探头通过轴向旋转扫查肝脏获得几个标准切面:①通过剑突下Trocar扫查右肝蒂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右肝蒂分为AT、PP,再分为P5、P8与P6、P7;V5d、V6、V8d、AFV相继汇入肝右静脉,V4、V5v、V8v则汇入肝中静脉;②通过右侧肋缘下Trocar扫查左肝蒂及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左肝蒂分为P2、P3、P4以及V2、V3汇入肝左静脉,进一步扫查肝中静脉长轴、下腔静脉。结论 LUS肝脏扫查的“标准切面”有助于肝内管道结构的正确辨识。外科医生必须自己掌握LUS扫查肝脏的基本功,通过深入学习并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发挥LUS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罕见1型猪链球菌感染导致心内膜炎的诊治: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李婧雯, 江慧琦, 刘丛勇, 高敏楠, 唐芳, 杨艳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5): 512-51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5.015
    摘要123)      PDF(pc) (2499KB)(97)    收藏
    1型猪链球菌引发人类感染性疾病极其罕见,该型引发心内膜炎的病例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一例1型猪链球菌感染导致心内膜炎的诊治经过,并做相关文献复习,以增强和完善对该病菌所致心内膜炎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谭志健, 沈展涛, 黄有星, 陈桂豪, 陈彦辰, 仇成江, 刘一峰, 吴祥, 张生, 刘张苑珠, 朱春宝, 钟小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2): 146-14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4
    摘要214)      PDF(pc) (3346KB)(28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GEO数据库的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研究
    林杏仪, 田振烽, 潘乐乐, 苏铭昕, 陈茵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34-4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6
    摘要363)      PDF(pc) (4489KB)(267)    收藏
    目的 探讨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中起关键作用的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筛选胰腺癌CTCs相关数据集,利用R studio软件筛选差异基因,与KEGG数据库的代谢相关基因比对,寻找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使用STRING、Cytoscape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最后,对比两数据集富集的代谢通路,获得关键通路及基因,并利用TCGA和TIMER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与临床特征和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 分别从数据集GSE118556和GSE18670筛选出834个和1119个差异基因。前者基因主要富集到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一碳代谢和辅酶因子合成等代谢通路,后者基因主要富集到一碳代谢、嘌呤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其中转酮醇酶(TKT)在两个数据集的一碳代谢中均显著上调。TKT与总体生存期、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同样编码转酮醇酶同工酶的TKTL1和TKTL2与免疫浸润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胰腺癌CTCs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一碳代谢和TKT可能在CTCs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胰腺癌转移的代谢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淋巴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钟翠玉, 王家维, 黄康玲, 姚燕丹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1): 74-8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1.013
    摘要188)      PDF(pc) (4038KB)(132)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109例。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性,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评估其与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估化疗前后T细胞或NK细胞的变化与pCR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部位T细胞和NK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T细胞比例>71.90%(P=0.044)、NK细胞比例>36.23%(P=0.049)或Ki67增殖指数>62.5%(P=0.010)的患者pCR率较高。在多因素分析中,只有NK细胞比例高(95% CI:0.014~0.736,P=0.024)和Ki67增殖指数高(95% CI:0.083~0.752,P=0.014)才是pCR的预测因素。比较83例患者NAC前后NK细胞的变化,发现NK细胞增多的患者更有可能获得pCR(P=0.031)。此外,治疗前T细胞比例较高的患者,肿瘤浸润性T细胞较多;NK细胞比例较高的患者治疗后,肿瘤浸润性NK细胞较多。结论 NAC前较高比例的T细胞或NK细胞可能表明较好的病理治疗效果。此外,NAC前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也可能与肿瘤部位T细胞和NK细胞的浸润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蛋白质糖基化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徐圣善, 王志刚, 卢珠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4): 428-43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4.021
    摘要164)      PDF(pc) (1125KB)(230)    收藏
    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病死率居首位,早期发现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缺乏可靠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仍然是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蛋白质糖基化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肺癌相关的蛋白质表达与调控具有特征性的糖基化模式,检测气管分泌物及血液中的糖蛋白有望成为早期诊断肺癌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异常蛋白糖基化在肺癌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卵泡抑素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宋攀, 伍韬玮, 程坦, 王静怡, 韩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2): 162-16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2.010
    摘要100)      PDF(pc) (4285KB)(74)    收藏
    目的 探讨卵泡抑素(FST)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头颈鳞癌细胞系HSC-3、Fadu、Tu686以及人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HOK中FST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和shRNA构建敲低FST的细胞株,通过CCK8、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侵袭迁移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研究敲低FST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将敲低FST的细胞株和对照组的总RNA送检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qRT-PCR对TGFβ信号通路进行初步验证,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FST在Tu686、Fadu和HSC-3细胞中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OK细胞。肿瘤细胞敲低FST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数目显著减少、形成的克隆数目显著减少、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变慢、裸鼠皮下成瘤体积变小。RNA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FST的肿瘤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在TGFβ信号通路中有明显富集,敲低FST后肿瘤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表达上调。结论 头颈鳞癌肿瘤细胞敲低FST后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干性减弱,可能和TGFβ信号通路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肝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林树文 欧阳红飞 吉成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 14 (05): 527-529.   DOI: j.issn.1009-976X.2014.05.008
    摘要267)      PDF(pc) (2354KB)(1294)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术前误诊为肝脓肿,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纤维肉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术前病史及影像学诊断均考虑肝脓肿,术中发现为肝肿瘤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纤维肉瘤,存活2个月。结论〓肝纤维肉瘤恶性程度高,临床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主要依靠病理确诊,预后差,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研究进展
    陈斌, 胡红星, 张宇, 邓军洪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5): 659-66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5.025
    摘要180)      PDF(pc) (1285KB)(185)    收藏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已经成为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标准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需要肾造瘘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来进行引流及压迫止血。然而,这一手术也会带来出血、疼痛、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升高等缺点。无管化经皮肾能减少上述相关风险。笔者将对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乳腺癌肝转移特征及诊疗
    杨文倩, 林婉宜, 龚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72-27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4
    摘要328)      PDF(pc) (2632KB)(457)    收藏
    乳腺癌发病人数逐年攀升,相较于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乳腺癌肝转移诊疗的指南。本文旨在为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本文对乳腺癌肝转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早期肝转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考虑肝转移的患者最好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确诊。随着乳腺癌新的药物及疗法的开发,肝转移患者生存较前有显著改善,部分患者也可从局部治疗中获得生存获益。对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同时从局部治疗中获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PICC送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屈盈莹, 莫春玲, 程子亮, 黎艳, 李宝琪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78-58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18
    摘要203)      PDF(pc) (1244KB)(184)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置入耐高压双腔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5例心脏移植术后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时发生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23例心脏移植术后置管患者中出现送管困难5例。其中2例送管困难原因为静脉瘢痕致狭窄、畸形,1例为静脉解剖异常,移植术中曾做左头臂静脉离断;1例为体位因素、导管因素或血流动力学因素;1例未查找出具体原因。结论 对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置管出现送管困难,除考虑患者的静脉因素、体位摆放情况、导管本身材质情况外,不能忽视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减少送管困难的发生,应充分做好置管前静脉的评估,排除畸形、狭窄。因此,了解患者的外伤史、手术史、术中情况,查阅既往CT结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GPX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金, 李凌峰, 赖义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5): 503-50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5.013
    摘要164)      PDF(pc) (2448KB)(109)    收藏
    目的 通过数据库挖掘的方法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蛋白-4(GPX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运用Ualcan、GEPIA2数据库分析GPX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应用linked Omics数据库探讨GPX4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MethHC 2.0甲基化数据库了解GPX4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探讨甲基化对GPX4启动子区的影响作用;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GPX4基因调控的下游分子及相关网络图。结果 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中GPX4转录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泛癌表达分析显示GPX4在膀胱癌、肾癌、尿路上皮癌等泌尿系统肿瘤中也高表达。GPX4的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和Gleason评分成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GPX4与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相关性,但GPX4高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较低。GPX4基因DNA启动子区在前列腺癌中的甲基化表达水平较正常的前列腺上皮组织显著升高。蛋白网络分析结果提示GPX4可能在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超氧化物歧化酶2、过氧化物酶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 前列腺癌中GPX4基因高表达,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发展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一种可拆卸、可调节、免缝合的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的设计
    臧娴, 吴仙蓉, 张磊, 蓝然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5): 415-41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5.008
    摘要37)      PDF(pc) (1130KB)(78)    收藏
    腹腔脏器手术,尤其是消化系统(肝胆胰、胃肠)手术,关腹前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现有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式主要为缝线固定法与以其为基础的强化固定方式。缝线固定法常常引起皮肤牵拉、切割疼痛,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且存在较高的脱管风险。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腹腔引流管固定装置创新性地采用免缝合的皮肤胶带-连接软管-半环卡扣三重固定,避免了对引流管创口周围皮肤的损伤,减少了皮肤疼痛感。可拆卸组件的灵活性与气囊的可塑性性提供了较高的兼容性,适用于各部位创面、各类型腹腔引流管的固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术后无病生存超过3年的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报告
    闵耒, 黄志恒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5): 635-63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5.020
    摘要274)      PDF(pc) (1890KB)(354)    收藏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甲状腺滤泡上皮肿瘤,临床较少见,目前手术指征与手术范围的把握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一例无病生存率超过3年的ATC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AT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进展
    张立超, 李健, 徐闯, 曹恒, 王林伟, 黄开越, 马明亮, 刘明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2): 244-24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4
    摘要217)      PDF(pc) (1246KB)(281)    收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最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广泛软组织暴露、大量的滑膜切除,并且需要大面积的截骨,所以术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及失血,对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都有严重的影响。“鸡尾酒”(Cocktail)疗法主要是通过几种药物的联合(配方药物)注射关节周围,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术后疼痛的目的,且随着“鸡尾酒”配方的改进,其对控制围术期出血也不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而疼痛及出血的控制会使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进一步获得改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疗效综述如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骨关节炎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机制的系统综述
    李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79-68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19
    摘要191)      PDF(pc) (1152KB)(194)    收藏
    骨关节炎与代谢综合征均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二者在发病机制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与整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遗传基因、激素分泌、代谢异常、肥胖、生物力学改变、高血压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有助于延缓骨关节炎发病进展,改善骨关节炎活动受限有助于减轻代谢综合征,整体观念为临床骨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又一种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
    梁思华 冯晓薇 褚忠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 12 (03): 238-239.  
    摘要383)      PDF(pc) (459KB)(908)    收藏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124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其中中转开腹5例,平均手术时间3.5小时;平均出血量170ml;术毕安返病房。本组患者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瘘,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掌握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掌握腔镜器械的名称、性能、拆卸、安装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无瘤原则,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ANAPC5 mRNA水平表达上调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通路分析
    吴薇紫, 张观兰, 唐宇星, 郑青, 陈瑜, 陈吉添, 詹彦婷, 莫伟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3): 230-23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3.004
    摘要52)      PDF(pc) (8901KB)(57)    收藏
    目的 探讨ANAPC5表达趋势及临床价值以及该分子在肝细胞癌(HCC)进展中参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 联合来自世界范围内的HCC基因芯片及mRNA测序数据,使用Wilcoxon检验,通过合并标准化平均差(SMD)分析ANAPC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综合表达状况,评估其在肝细胞肝癌组中的临床价值及潜在参与的相关生物学通路。结果 通过分析3820个HCC样本和3091个正常样本的高通量数据的结果,SMD=0.71(95%CI:0.55~0.88)。SROC曲线下面积为0.81,根据诊断试验结果,敏感度为0.69(95%CI:0.60~0.77),特异度为0.81(95%CI:0.73~0.88),阳性似然比为3.78(95%CI:2.63~5.47),阴性似然比为0.39(95%CI:0.29~0.48)。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NAPC5与核糖体、剪接体、细胞周期等通路相关。结论 ANAPC5上调在HCC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XPO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黄娴娴, 李苑华, 黄凤婷, 张世能, 庄燕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3): 280-28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3.003
    摘要195)      PDF(pc) (3278KB)(170)    收藏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XPO1基因敲除的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初步探讨XPO1敲除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sgRNA-XPO1质粒,包装成慢病毒感染MIA-Paca2细胞,用合适浓度的嘌呤霉素筛选获得XPO1敲除的稳转株,DNA测序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XPO1敲除效率;流式细胞分析及CCK8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其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DNA测序显示编码XPO1蛋白的基因序列发生移码突变,蛋白质印迹法、流式细胞技术及CCK8结果显示XPO1基因敲除后的MIA-Paca2细胞株XPO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增多,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对吉西他滨IC50降低。结论 利用CRISPR/Cas9成功构建XPO1基因敲除的MIA-Paca2细胞株,XPO1基因敲除可促进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增强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快速康复外科在右半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周兵, 孙勇, 夏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3): 291-29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3.005
    摘要149)      PDF(pc) (1415KB)(210)    收藏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右半肝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7年08月~2019年08月于我院进行右半肝切除术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基本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及C反应蛋白(CRP)等方面,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CRP方面ERAS组数值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右半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创伤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林茂晖, 詹梦熊, 郑霖飞, 刘盛泽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6): 736-74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1
    摘要147)      PDF(pc) (1052KB)(160)    收藏
    目的 研究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手术干预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神经生化物[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认知功能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100β、MBP、NSE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OD显著更高,MDA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MOCA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 支架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生化物、氧化应激因子和认知功能,提高术后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疏漏和差错的初步探索
    黄丽霞, 潘虹, 赖春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 20 (06): 810-81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6
    摘要199)      PDF(pc) (1030KB)(185)    收藏
    目的 调查压力性损伤患者及高危患者的护理遗漏的发生和原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各专科住院的患者和相关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抽查性调查方式记录我院压力性损伤患者及有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对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素的认识和完成情况,住院病人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执行情况和差错。结果 共有161名护士和359例患者参与。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年龄在26至30岁之间,平均工资年限8.6年(3~17年)。收集数据的时间以夜班检查为主(39.75%),其次是早班(35%)和下午班(22%)。调查的患者例数最大比例为内科(23.6%),其次依次是外科、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分别为19.1%、17.4%、14.6)。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25±6.3(2~47)天。护理记录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出院教育(25.77%)、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建议(4.11%)、完善的压力性损伤护理(3.0%)、记录压力性损伤的易发因素(2.9%);回答和操作错误是如何皮肤护理/伤口护理(16.32%)、患者要求帮助如厕(5.5%)。临床实际操作中,出现最多问题(未执行或执行不当的护理项目)包括气动床垫的使用(36.92%)、尿布干净干燥(12.42%)、维护患者的日常卫生(11.32%)、固定引流管得当(11.15%)、尿失禁会阴部潮湿(10.13%)。导致护理遗漏或差错的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的不足。结论 压力性损伤风险或患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中,护士们的认知和具体实践存在差异,护理遗漏的发生和原因由多方面因素所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FOXP3基因下调 EMT 抑制肝细胞癌细胞迁移
    黄志锋, 矫元君, 徐喆, 刘吉奎, 黄东, 欧希, 刘晓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6): 449-45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6.001
    摘要18)      PDF(pc) (4066KB)(20)    收藏
    目的 探讨 FOXP3基因对肝细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构建FOXP3稳定敲低的细胞模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病毒感染效率。利用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并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下调FOXP3基因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通路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及Slug的表达变化。结果 感染FOXP3-shRNA后,肝癌细胞HepG2和MHCC97H中FOXP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体外试验证明敲低FOXP3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下调FOXP3可抑制EMT通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及Slug的表达。结论 下调FOXP3通过介导EMT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FOXP3可能作为肝癌复发转移的潜在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G0S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谢琳 李凯舒 刘安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 17 (04): 381-38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7.04.001
    摘要382)      PDF(pc) (3960KB)(545)    收藏

    目的 分析G0S2G0S2G0/G1switch2)基因与胶质瘤预后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GSE33331芯片进行分析得出差异性表达的基因G0S2,并使用DAVIDTCGA数据库(TheCancerGenomeAtlas)对该基因进行GOGeneOntology)分析及生存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G0S2与胶质瘤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G0S2是芯片中表达差异第3显著的基因(logFC=-2.53672P<0.001),该基因参与肿瘤的脂质、分子等代谢过程,高表达该基因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显著下降(Chisq=150P<0.001)。此外通过40例胶质瘤的qPCR结果证实G0S2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表达(t=3.168P=0.003)。结论 G0S2基因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
    吴上超, 李再尚, 张学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 19 (02): 235-24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9.01.025
    摘要143)      PDF(pc) (1226KB)(304)    收藏
    [摘要]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较低的发病率,然而,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阴茎癌的发病率较高。目前,阴茎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留阴茎的治疗(微小病灶切除术);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根治性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转移程度、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阴茎癌患者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阴茎癌最早和最常见的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为腹股沟淋巴结,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开放手术、改良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各手术方式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原发性纵隔非典型脑膜瘤一例分析并文献回顾
    黎继昕, 张帆, 杨绮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 19 (02): 214-21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9.01.020
    摘要116)      PDF(pc) (2505KB)(297)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我院一例原发性纵隔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总结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患者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原发性纵隔非典型脑膜瘤的组织来源及结构与颅内钙化型脑膜瘤一致,故有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熟悉其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脾转移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黄国辉, 刘燕萍, 王声燕, 张龙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26-53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7
    摘要157)      PDF(pc) (3843KB)(209)    收藏
    目的 探讨脾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56例脾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排除累及脾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结果 脾肿瘤139例,占同时期我院脾手术病例的11.82%。脾淋巴造血系统肿瘤44例,非淋巴造血系统肿瘤95例,其中转移性肿瘤56例。脾转移性肿瘤占同时期我院脾手术病例的4.76%,占同时期我院脾肿瘤性病变的40.29%。56例脾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3岁。56例脾转移性肿瘤包括胰腺肿瘤(19例)、卵巢癌(13例)、胃肿瘤(9例)、肝癌(6例)、肠腺癌(4例)、阑尾粘液腺癌(2例)、子宫绒毛膜癌(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肺癌(1例)。脾转移性肿瘤病理学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 脾转移性肿瘤原发灶来源广泛,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和胰腺导管腺癌。通过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有助于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54例体会
    李舒凡 张彩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 16 (06): 678-68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6.06.010
    摘要361)      PDF(pc) (1091KB)(73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2010年12月~2015年6月,采用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54例。结果根据术前病历选择标准实施的5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8~137 min,平均92 min。术中出血20~150 mL,平均82 mL;术后住院5~14天,平均6.8天。3例术后胆漏,经腹腔引流1周至12天后痊愈,其余51例术后48~72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复查彩超均未发现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及掌握操作技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腹腔镜下规范化七步法手术操作指南(2021版)
    周太成, 江志鹏, 李英儒, 曾兵, 马宁, 黄恩民, 陈双, 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专业学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00-50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2
    摘要347)      PDF(pc) (5667KB)(38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环状RNA circKDM4B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马晓武, 谭文亮, 杨磊, 谢智钦, 王庆斌, 陈亚进, 商昌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14-61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05
    摘要178)      PDF(pc) (4468KB)(105)    收藏
    目的 探索环状RNA circKDM4B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明确其在肝癌进展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核糖核酸酶R(RNase R)消化实验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验证circKDM4B的环状结构稳定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减肝癌细胞circKDM4B的表达,并通过qRT-PCR实验验证敲减效率;采用细胞计数方法(CCK-8)实验、EdU增殖实验检测circKDM4B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circKDM4B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线性KDM4B mRNA,circKDM4B对RNase R耐受性更加稳定,FISH结果显示circKDM4B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质中;在转染了circKDM4B siRNA后,circKDM4B在肝癌细胞表达下调,而亲本基因KDM4B不受影响。CCK-8和EdU增殖实验结果显示,敲减circKDM4B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实验显示敲减circKDM4B可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敲减circKDM4B后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circKDM4B稳定表达于肝癌细胞质中,并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能力,这提示circKDM4B有望成为新的肝癌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简化腹股沟区解剖理念在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李英儒, 甘文昌, 杨伟胜, 江志鹏, 周太成, 侯泽辉, 马宁, 陈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51-65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12
    摘要158)      PDF(pc) (1513KB)(193)    收藏
    目的 探讨简化腹股沟区解剖在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为18~80(53.8±21.5)岁,左侧21例、右侧48例、双侧11例。患者均行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侧疝患者手术时间27.8~51.4(43.2±5.6)min、双侧疝患者手术时间55.6~103.3(73.8±10.4)min,术中出血量2~6(3.6±1.1)mL,住院时间2~5(3.1±1.8)d。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血清肿,2例患者出现术后第1天腹股沟区疼痛,予相应处理后可缓解。术后7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018年9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平均9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简化的腹股沟区解剖简单易懂,可以有效缩短TAPP手术的学习曲线,有利于手术的规范化,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吉振帅, 谢程, 张鹏程, 蔡成宽, 支运来, 张志刚, 孙方浒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5): 497-50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5.012
    摘要118)      PDF(pc) (3466KB)(59)    收藏
    目的 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观察指标分析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由同一团队完成的60例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病损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顺序平均分为四组:A组(病例1~15)、B组(病例16~30)、C组(病例31~45)、D组(病例46~60)。统计每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可见,随着手术例数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呈下降趋势,进行两两比较,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B、C、D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B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C、D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C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的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具有丰富后腹腔镜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经验的泌尿外科医师,30例左右是目标性后腹腔镜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腹腔镜辅助腹直肌鞘阻滞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张宪光, 左超海, 余杰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1): 6-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1.002
    摘要154)      PDF(pc) (2281KB)(70)    收藏
    目的 评估腹腔镜辅助腹直肌鞘阻滞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腹壁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其中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腹直肌鞘阻滞,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进行术后2 、6、12、24 h疼痛评分;记录术后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术后2、6、12 h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1.7±1.1 vs 3.1±1.1,P<0.001;1.7±1.2 vs 2.7±0.9,P<0.001;1.9±0.8 vs 2.4±0.8,P=0.001),在24 h两者无明显差异(1.7±1.0 vs 1.9±1.2,P=0.411)。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8.3±1.1 vs 10.7±1.5,P<0.001)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直肌鞘阻滞是一种可由手术医师操作的、安全易行的、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外科夹致阑尾炎术后右下腹脓肿并腹壁窦道形成1例
    雷丽, 吴岷翰, 杨志林, 霍景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2): 190-19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2.013
    摘要121)      PDF(pc) (1983KB)(63)    收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的阑尾残株炎、腹腔脓肿甚至腹壁窦道形成是LA少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导致这种并发症的因素很难确定,但与术中回盲部组织状况及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有关。术中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有缝合结扎、套结线结扎、外科夹夹闭等。我科收治1例LA后疑似因Hem-o-lok夹脱落致右下腹脓肿并腹壁窦道形成的患者,经再次使用腹腔镜下手术处理后痊愈,该临床现象较为少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