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平均CT值测量对小于1 cm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陈帅, 张玮, 殷磊, 余庆华, 马明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71-57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16
    摘要538)      PDF(pc) (1284KB)(323)    收藏
    目的 探讨平均CT值测量对小于1 cm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经CT检查和手术切除的小于1cm的磨玻璃结节216例,利用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工作站,在薄层扫描肺窗图像上测量磨玻璃结节平均CT值,并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CT值。结果 炎性病变组平均CT值-782~-377(-595.9±122.3)HU低于肺腺癌组-807~-57(-494.3±157.4)HU(t=-2.190,P<0.05),最佳临界值为-604 HU,敏感度、特意度分别为73.5%、67.3%,AUC值为0.69。浸润前病变组CT值-807~-111(-540.1±131.1)HU与浸润性病变组CT值-807~-57(-464.8±166.2)HU有统计学差异(t=-2.66,P<0.05),最佳临界值-473 HU,敏感度、特意度分别为50.8%、75%,AUC值为0.64。结论 平均CT值测量在小于1 cm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对判断肺腺癌是否浸润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复发性胆管癌1例
    王忠辉, 陈国林, 苏树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6): 582-58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6.011
    摘要443)      PDF(pc) (4030KB)(63)    收藏
    本文报道1例胆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5月即发现肿瘤肝内多发转移并肝门区淋巴结转移,予安罗替尼联合9疗程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逐渐缩小、坏死并吸收,CA19-9逐渐下降至正常值,达到临床治愈。结果显示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治疗胆管癌方面可降低肿瘤负荷,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其治疗机制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2023年V1版NCCN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陈茜, 陈捷, 陈涛, 陈亚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2): 95-9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2.001
    摘要395)      PDF(pc) (1006KB)(264)    收藏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中国人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中国恶性肿瘤统计数据,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中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中75%~85%为肝细胞癌(HCC)。自2023年起,美国《NCCN肝胆管临床实践指南》以全新版面发布,将生物学行为明显差异的HCC与胆管癌分别叙述。其中2023年V1版《NCCN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新版《指南》)于3月10日首次发布,相较2022年V5版《NCCN肝胆管癌临床实践指南》中有关HCC的具体内容,新版《指南》有了较多更新,涉及筛查、诊断和治疗等十余个重要问题,对中国的肝癌治疗有借鉴价值,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GEO数据库的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研究
    林杏仪, 田振烽, 潘乐乐, 苏铭昕, 陈茵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34-4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6
    摘要363)      PDF(pc) (4489KB)(266)    收藏
    目的 探讨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中起关键作用的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筛选胰腺癌CTCs相关数据集,利用R studio软件筛选差异基因,与KEGG数据库的代谢相关基因比对,寻找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使用STRING、Cytoscape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最后,对比两数据集富集的代谢通路,获得关键通路及基因,并利用TCGA和TIMER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与临床特征和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 分别从数据集GSE118556和GSE18670筛选出834个和1119个差异基因。前者基因主要富集到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一碳代谢和辅酶因子合成等代谢通路,后者基因主要富集到一碳代谢、嘌呤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其中转酮醇酶(TKT)在两个数据集的一碳代谢中均显著上调。TKT与总体生存期、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同样编码转酮醇酶同工酶的TKTL1和TKTL2与免疫浸润相关(P<0.05)。结论 通过对胰腺癌CTCs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一碳代谢和TKT可能在CTCs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胰腺癌转移的代谢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术中导航系统在腔镜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的应用:病例报告
    欧欣瑜, 陆艺文, 刘志瀚, 苏士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1-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1
    摘要362)      PDF(pc) (3409KB)(158)    收藏
    背景 中国乳腺癌患者年轻化,年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焦点。乳腺癌保乳手术在根治乳腺癌的同时保持乳房外形,我们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保乳精准手术的单位之一。腔镜微创技术是乳腺癌手术领域的新热点,但目前腔镜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发展遭遇阻碍——难以精确勾画癌肿边缘。传统保乳手术中,癌肿切缘由术者手指触摸判断,这在腔镜操作下无法实现。为此,作者开展了全球首例腔镜下术中导航乳腺癌保乳术,应用术中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癌肿边缘。 患者信息 患者为46岁女性,确诊为左侧乳腺癌,cT2N1M0 IIB期。患者保乳意愿强烈并要求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方法 应用乳房MR结果构建三维图像、术前O臂扫描乳房空间位置,再通过Medtronic Stealth Station S7手术导航系统将二者融合,构建出实时乳房三维模型。随后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可用探针精准勾画肿瘤边缘,在腔镜下沿探针位置切下癌肿。结果病理结果提示肿瘤切缘组织未见癌,术后乳房两侧基本对称、正面观无伤口,患者对外形满意。讨论 腔镜下术中导航乳腺癌保乳术提高了腔镜保乳手术的可操作性和切缘一次阴性率,有望将腔镜保乳手术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腹腔镜下规范化七步法手术操作指南(2021版)
    周太成, 江志鹏, 李英儒, 曾兵, 马宁, 黄恩民, 陈双, 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分会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专业学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00-50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2
    摘要347)      PDF(pc) (5667KB)(38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的特征和临床问题
    谢旋宇, 李恩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 23 (01): 88-9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3.01.016
    摘要336)      PDF(pc) (2611KB)(143)    收藏
    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SSL)曾经被认为是良性病变,而现有研究表明,通过锯齿状瘤变途径,约15%~30%的SSL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锯齿状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发育不良的无蒂锯齿性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和未分类锯齿状腺瘤,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尽管对SSL的理解有所提高,但由于频繁的病理错误分类、结肠内镜检测不足和不完全切除率高,SSL仍然是内镜和病理医生面临的诸多临床挑战。本文总结了目前对锯齿状息肉的新认识和诊断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双侧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不明原因无尿一例
    曾锦鹏, 罗兵锋, 卢振权, 熊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357-35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23
    摘要331)      PDF(pc) (1508KB)(158)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乳腺癌肝转移特征及诊疗
    杨文倩, 林婉宜, 龚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72-27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4
    摘要328)      PDF(pc) (2632KB)(457)    收藏
    乳腺癌发病人数逐年攀升,相较于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乳腺癌肝转移诊疗的指南。本文旨在为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本文对乳腺癌肝转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早期肝转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考虑肝转移的患者最好行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确诊。随着乳腺癌新的药物及疗法的开发,肝转移患者生存较前有显著改善,部分患者也可从局部治疗中获得生存获益。对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全身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同时从局部治疗中获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胆管癌的光动力治疗
    刘钊远, 蒋小峰, 薛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495-49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1
    摘要302)      PDF(pc) (1108KB)(183)    收藏
    胆管癌是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且超过一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是疾病晚期,错失了手术的机会。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局部消融方法,它使用系统性光敏剂,优先聚集在恶性细胞中,并被非热光激活,通过氧自由基介导的过程导致恶性细胞的破坏。胆管癌的PDT潜在治疗方案包括联合化疗、联合支架植入、复发肿瘤的术后治疗,或对患者进行治疗使肿瘤降期后行根治性手术。在治疗胆汁淤积的同时,PDT疗法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减少肿瘤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多孔四氧化三铁靶向递送尼日利亚菌素诱导细胞焦亡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江伟, 潘越, 姚和瑞, 胡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87-29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7
    摘要298)      PDF(pc) (1696KB)(276)    收藏
    目的 探讨多孔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联合光热疗法用于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合成的多孔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负载尼日利亚菌素,使用含有200 μg/mL的Fe3O4@nigericin诱导4T1细胞焦亡,通过CCK8检测细胞杀伤能力,western blot验证焦亡效果。结果 合成的Fe3O4形貌均一,光热转化性能好,负载尼日利亚菌素联合光热治疗具有更强的细胞杀伤能力(P<0.001),诱导的焦亡效果更好(P<0.001)。结论 多孔Fe3O4纳米粒子负载尼日利亚菌素联合光热疗法可以通过诱导焦亡对三阴型乳腺癌产生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是三阴型乳腺癌的一种潜在的新型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胰腺癌预后相关铁死亡基因筛选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何冲, 周姝睿, 李雅晴, 陈少杰, 练国达, 陈尚祥, 黄开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14-2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3
    摘要278)      PDF(pc) (6433KB)(154)    收藏
    目的 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对胰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应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R软件“limma”包筛选胰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该模型在预测胰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胰腺癌预后的准确性。在ICGC验证队列中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在外部队列中的预测价值。依照风险值中位数,将TCGA训练队列分为两组,比较其基因表达差异、差异基因富集通路差异,评估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37个铁死亡相关基因被鉴定为预后基因(P<0.05)。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15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将队列中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的胰腺癌患者较低风险组生存时间短(HR=2.16,P<0.05)。ROC曲线分析证明了预测模型在胰腺癌预后预测中的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4(1年)、0.82(3年)、0.88(5年)。对高低风险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组胰腺癌患者免疫微环境之间存在差异,高风险组中幼稚B细胞、浆细胞、CD8+T细胞浸润程度较低风险组低,但M0和M1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高(P<0.05)。此外,在PD-1和CTLA4在TCGA-PAAD队列低危组和高危组中的表达中,TCGA-PAAD队列低风险组患者中PD-1和CTLA4的表达水平较高风险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胰腺癌中铁死亡相关基因预后预测模型,具有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作用,并发现TCGA队列中高低风险组免疫微环境存在差异,可为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胆管扩张术后癌变病例3例
    邓菀颖, 施祥德, 李志娟, 余先焕, 唐启彬, 许磊波, 刘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12-51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4
    摘要262)      PDF(pc) (2781KB)(33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晚期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龙吟, 宋兴东, 张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01
    摘要253)      PDF(pc) (1130KB)(248)    收藏
    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通过手术切除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当前系统治疗的发展、局部治疗技术的进步有望让更多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从转化治疗中获益。经过初步探索,局部联合系统治疗的多模式、高强度的转化治疗方案展现了可喜的转化成功率。然而,关于如何选择转化治疗目标人群及转化方案、何时序贯手术切除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尚存在争议。笔者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围绕转化治疗中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伊尼妥单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1例
    桂秀娟, 赵健丽, 汪颖, 柴洁, 丁林潇潇, 姚和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75-67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18
    摘要247)      PDF(pc) (3351KB)(165)    收藏
    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其侵袭性强且预后较差。曲妥珠单抗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曲妥珠单抗耐药。本文报道一例应用“伊尼妥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及“艾立布林”后疗效显著的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胸外科手术后继发乳糜胸的防治
    吴卓鹏, 杨劼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88-69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21
    摘要243)      PDF(pc) (1378KB)(350)    收藏
    乳糜胸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胸外科手术并发症,导致患者严重的营养消耗、生理紊乱和免疫抑制,了解乳糜漏的病理生理学是治疗原则的基础。保守治疗旨在通过营养干预减少乳糜的产生,并通过乳糜液引流控制症状,终点是淋巴管的自发闭合。手术干预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胸腔镜胸导管夹闭以及栓塞已成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案。采取何种处理方法应根据患者自生情况判断和决定,过度强调手术及不适当的保守治疗都不是临床的最佳选择。本文对胸外科术后继发乳糜胸的治疗及预防现状和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桥接治疗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2例报道
    鲁旭, 李华, 易述红, 赵辉, 朱曙光, 李海波, 杨扬, 汪国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07-51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03
    摘要243)      PDF(pc) (2971KB)(125)    收藏
    目的 探究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术前肝癌降期或桥接治疗的新方案,评价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超米兰标准肝癌后实施肝移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超米兰标准肝癌通过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后成功接受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规律复查血清学标记物、CT检查或肝脏彩超等评估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复发情况,评估该桥接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第一例患者为肝癌伴门静脉右前支癌栓,为我国肝癌分期(CNLC分期)Ⅲa期,通过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2个月,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绝大部分坏死,仅周围见少许异形细胞团,规律随访1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第二例患者为肝癌伴肝中静脉侵犯,为CNLC分期Ⅲa期,通过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1个月,肿瘤学评价为SD,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提示绝大部分组织已坏死,仅见少量肿瘤细胞呈条索样、腺样排列,规律随访1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两例患者目前肝功能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肝癌能较好的控制肿瘤进展,可作为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前有效的桥接治疗手段,近期预后良好,对腹部切口的影响以及患者的中远期疗效需增加样本量并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CT的骨盆前环断层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实践
    许国华, 杨明明, 梁观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79-8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14
    摘要242)      PDF(pc) (1263KB)(190)    收藏
    目的 探索骨盆前环常用断层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骨盆疾患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骨盆CT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107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54例。分别测量髂前上棘后方2 cm、4.5 cm横断面处左右两侧最大的直线深度、通道的宽度、最小倾斜角度及髂嵴间的距离,测量髂前下棘横断面处左右两侧最大的直线深度及其倾斜角度、通道的宽度、最小倾斜角度、髂前下棘间的距离,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男、女两组在髂前上棘后2 cm处最大直线深度、通道的宽度、最小倾斜角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髂嵴间的距离在男、女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在髂前上棘后4.5 cm处最大的直线深度、通道的宽度、最小倾斜角度、髂嵴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在髂前下棘处最大直线深度、通道的宽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取最大深度时的倾斜角度、最小倾斜角度和髂前下棘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之间各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骨盆前环常用断层的解剖学特点,可提高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研究进展
    陈东, 梁倚华, 廖冰, 蔡木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194-19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15
    摘要242)      PDF(pc) (1792KB)(238)    收藏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是一类少见的胆道肿瘤,以肿瘤细胞在胆管内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生长、胆管扩张,部分合并黏液分泌为特征。IPNB术前诊断困难,病史以腹痛、黄疸、胆管炎常见,如能够对其临床特点有深入的认识,有可能提高术前的诊断率。IPNB目前仍在病理学定义上仍存在争议,乳头状胆管癌是否归属于IPNB仍无定论。病理上可合并多发且性质不同的病变,应注意浸性型癌的比例。病理学分类上胰胆管亚型提示预后较差,黏液核心蛋白(mucin core protein)-1是最重要的免疫组化指标。IPNB影像学检查有其固有的特点,通过联合CT、MRCP检查有可能在术前判断是否存在浸润性癌,从而对手术方式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手术切除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式,IPNB患者术后的总体预后较胆管癌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治进展
    李天伟, 杨宗锐, 邰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6): 595-59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6.014
    摘要237)      PDF(pc) (993KB)(191)    收藏
    近年来,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除肝血管瘤外第二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其病程缓慢,出血、破裂等并发症少见,几乎无恶变可能。典型性FNH的影像学有中央瘢痕等特征表现,非典型性FNH的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加以诊断及鉴别。FNH的手术适应证要严格掌握。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FNH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肝移植后代谢综合征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
    叶少炜, 钱均霖, 胡泽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199-20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16
    摘要230)      PDF(pc) (1086KB)(95)    收藏
    肝移植(LT)被认为是终末期肝病、重型肝炎和晚期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唯一根治性选择。由于近几十年来围手术期护理、感染控制和免疫抑制药物的改善,肝移植受体的早期存活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移植后晚期(移植后5年以上)的存活率却没有提高,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并发症。代谢综合征(MS)即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在移植受者中被诊断为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LTMS),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代谢综合征的许多方面都是可以改变的。这篇综述目的是总结目前关于LTMS及其相关组分的知识并探讨其防治与管理策略,旨在提供实用的循序渐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进展和并发症
    吴贝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359-36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24
    摘要230)      PDF(pc) (1369KB)(191)    收藏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癌症患者的长期输液、化疗和紧急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PICC导管的材料、类型和留置方法不断改进,但仍无法避免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如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些因素不仅与操作者和导管护理人员的经验水平有关,还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基础疾病有关。因此,在置管过程、导管位置、导管护理、和留置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都是从业人员重视的方面。本文旨在对PICC的应用、与静脉输液港(Port)比较、并发症等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肝内胆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热点与争议
    林志文, 刘红枝, 曾永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4): 377-38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4.001
    摘要228)      PDF(pc) (1264KB)(129)    收藏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可能治愈的唯一方法。淋巴结转移是手术预后的高危因素,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问题仍存在很多争议,其中淋巴结清扫与否,淋巴结清扫的方式和范围,以及清扫的意义和价值更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肝内胆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热点与争议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智慧医疗时代ERAS发展的新机遇
    郭傧, 刘志承, 罗鸿萍, 肖震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53-25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1
    摘要221)      PDF(pc) (1230KB)(248)    收藏
    技术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变革的源泉,在第四次工业科技浪潮中,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智慧医疗相伴而生。智慧医疗是传统医疗服务转向智慧化的新突破口,目前整个世界智慧医疗行业正处于新兴快速发展阶段,多领域多层次学者聚焦于此,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智慧医疗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近年来受广大医学工作者推崇的ERAS(加速康复外科)正蓬勃兴起,无疑在智慧医疗时代将获得全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高昂费用及频发的不良反应:转移性肾细胞癌一线治疗用药卡博替尼的未来之路
    杨晶莹, 谢英伟, 朱定军, 谢文练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4): 387-39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4.003
    摘要219)      PDF(pc) (1244KB)(133)    收藏
    转移性肾细胞癌的药物治疗是目前讨论的热点,2020版EAU肾癌诊治指南首次承认了卡博替尼的作用,并将其列为不能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患者的一线用药。本文将从卡博替尼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的费用成本方面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卡博替尼的优劣势,并将其与舒尼替尼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卡博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腹腔镜超声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
    王鹏, 王宏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4): 392-39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4.004
    摘要219)      PDF(pc) (2412KB)(545)    收藏
    目的 介绍腹腔镜超声(LUS)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方法 通过一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经不同Trocar进入LUS行肝脏扫查并采集图像。结果 LUS探头通过轴向旋转扫查肝脏获得几个标准切面:①通过剑突下Trocar扫查右肝蒂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右肝蒂分为AT、PP,再分为P5、P8与P6、P7;V5d、V6、V8d、AFV相继汇入肝右静脉,V4、V5v、V8v则汇入肝中静脉;②通过右侧肋缘下Trocar扫查左肝蒂及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左肝蒂分为P2、P3、P4以及V2、V3汇入肝左静脉,进一步扫查肝中静脉长轴、下腔静脉。结论 LUS肝脏扫查的“标准切面”有助于肝内管道结构的正确辨识。外科医生必须自己掌握LUS扫查肝脏的基本功,通过深入学习并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发挥LUS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VEGF-A及PI3K/AKT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徐润强, 刘宇平, 张海良, 刘海盛, 刘钰君, 姚金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603-60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03
    摘要217)      PDF(pc) (2372KB)(118)    收藏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切取患者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VEGF-A及PI3K及 AKT表达水平,并分别统计其阳性表达率,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单因素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A、PI3K及AKT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同时Spearman相关性分析VEGF-A与PI3K及AKT表达相关性。术后随访5年,比较VEGF-A、PI3K及AKT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VEGF-A及PI3K及AKT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的VEGF-A及PI3K及AKT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临床资料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表达与PI3K、AKT表达呈正相关(r=0.625, 0.517; 均P<0.05)。结直肠癌VEGF-A及PI3K及AKT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及PI3K及 AKT均存在高表达现象,且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及浸润深度呈现明显相关性,同时可减少患者生存期,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病情发生发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膀胱癌免疫治疗相关肿瘤微环境及其在人和小鼠肿瘤中的组成特征初探
    周炳坤, 王博, 贺情情, 黄孝东, 陈俊宇, 黄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143-15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06
    摘要215)      PDF(pc) (6632KB)(152)    收藏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膀胱癌免疫治疗中起关键作用的肿瘤微环境(TME)组成特征,初步分析这些组分在人膀胱癌组织和BBN(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诱导的自发小鼠膀胱肿瘤中表型的相似性。方法 分析晚期膀胱癌PD-L1阻断治疗IMvigor210数据集,利用DESeq2筛选与疗效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出差异富集的通路;采用IOBR分析TME中的细胞浸润特征。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差异浸润细胞基因集与膀胱癌预后和分期的关系,在我院32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进行免疫组化验证。建立BBN诱导的自发小鼠膀胱肿瘤模型,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对BBN诱导的自发小鼠膀胱肿瘤和人膀胱癌进展相似性及其TME主要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IMvigor210数据集中存在521个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44个差异基因富集在含胶原细胞外基质上,提示成纤维细胞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TME分析发现细胞周期、组蛋白等肿瘤细胞基因集与NK细胞、CD8+ T细胞基因集在膀胱癌免疫治疗有效组中富集,而炎症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基因集在免疫治疗无效组中富集。TCGA分析显示:NK细胞和CD8+ T细胞基因集与膀胱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呈正相关,CD56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DGFRB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相比于低分期膀胱癌,PDGFRB+成纤维细胞在高分期膀胱癌中数量更多。在BBN小鼠模型中,BBN诱导的自发小鼠膀胱肿瘤发生率随着诱导时间逐渐升高,最终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鼠和人膀胱肿瘤的TME中NK细胞和CD8+ T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的浸润特征相似。结论 本研究结合生信分析和免疫组化评分发现:膀胱癌中NK细胞、CD8+ 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具有相关性;这些细胞在BBN诱导的自发小鼠膀胱肿瘤与人膀胱癌组织中的浸润表型相似。这些结果可为研究膀胱癌免疫治疗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腹腔镜“两步分层法”左肝外叶切除术操作流程
    蔡荣耀, 尹新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78-28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5
    摘要213)      PDF(pc) (2298KB)(18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TEP术中导致腹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周建平, 徐飞, 梁文丰, 汤治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321-32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14
    摘要212)      PDF(pc) (1195KB)(132)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中腹膜破裂后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腹股沟疝行TEP手术的所有病例,总结TEP手术中腹膜破裂的原因、裂口的大小、位置及处理对策。比较同期病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腹膜破裂和完整的患者手术时间、中转术式、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本组141例TEP手术中,腹膜完整无破裂58例,腹膜破裂83例,初期有2例中转TAPP。腹膜无破裂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2.34±13.52 min,腹膜破裂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7.13±18.38,两组对比P<0.01。术后血清肿,术后脐部切口红肿,局部疼痛,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随访6~24月无复发,患者无特殊不适,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TEP手术中腹膜破裂会影响手术操作空间,延长麻醉和手术时间,除了患者本身情况外,还与术者的操作经验有关,但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NDC1基因在结肠癌中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项基于TCGA数据库的研究
    胡明超, 朱宝松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6): 598-60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6.002
    摘要212)      PDF(pc) (1894KB)(118)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NDC1基因对结肠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NDC1基因的RNA-Seq数据以及对应的每一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参数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而后使用R软件绘制散点图并分析NDC1在结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化表达,绘制受试者曲(ROC)并分析NDC1基因表达对区分结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诊断效能。通过GEPIA数据库检索并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NDC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卡方检验分析NDC1基因表达和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NDC1表达量的中位数为3.797(3.411~4.118),高于正常组织3.09(2.897~3.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41对配对组织中的NDC1表达量同样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ROC曲线显示NDC1基因对结肠癌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515,95%CI:0.8115~0.8915,P<0.001)。NDC1高表达的患者相比于低表达的患者有着更低的淋巴结转移数、更好的病理分期以及更少的肿瘤淋巴侵犯(P<0.05)。NDC1基因低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有着更低的总体生存率(P<0.05)。单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病理分期、淋巴侵犯以及NDC1基因的表达都是影响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在多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M分期、病理分期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DC1基因有潜力成为一个用于结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Luminal型乳腺癌胞膜蛋白相关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朱钊雯, 贾卫娟, 刘洁琼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81-28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6
    摘要210)      PDF(pc) (4730KB)(218)    收藏
    目的 Luminal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癌分子亚型,构建有效的预后模型与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胞膜蛋白(PMP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着力于构建PMPs相关预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luminal型乳腺癌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及临床信息作为训练集,通过筛选差异表达PMPs基因,运用预后相关基因构建PMPs预后模型。同时从GEO数据库中下载相关数据,以验证本研究中所构建模型的效能。结果 在建构的预后模型中,ADRA1B、CD99L2、EZR、IYD、RGS9BP和SLC16A2基因高表达与预后负相关,而DUS1L、KIT、MS4A1、PI3和SUSD2基因的表达则与预后正相关。通过所构建的模型计算出各患者的风险评分,并结合其总生存时间和生存状态,发现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均较差。结论 从PMPs预后基因中筛选出11个可用于建立luminal型乳腺癌预后模型的最佳基因,这个模型可能为临床上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预后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现状
    付佳禄, 雷建军, 张东, 耿智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3): 257-26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3.002
    摘要207)      PDF(pc) (1346KB)(329)    收藏
    胆囊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治疗效果欠佳,为了改善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必要加强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本文通过回顾已发表和正在开展的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跟踪胆囊癌转化治疗(包括肿瘤化疗、放疗、免疫和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对胆囊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免疫细胞丰度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的生存预后
    顾杨, 刘勋, 区绮云, 张娜, 李涵, 秦伟强, 李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154-16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07
    摘要205)      PDF(pc) (7986KB)(63)    收藏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免疫细胞丰度模型预测脓毒血症患者生存预后。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79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按9: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在TensorFlow中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生存神经网络的seDNT模型,根据前瞻性研究队列MARS研究的431名脓毒症患者的数据组成训练组。此外,该算法在验证组的48例脓毒症患者中进行内部验证,研究的主要终点为28天生存期,模型的评价使用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在训练组中,深度学习生存神经网络模型对脓毒症患者28天生存期的预测效果良好,低风险评分患者与高风险评分患者28天生存期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022,95%CI=0.013-0.038,P<0.005)。免疫细胞丰度风险评分与28天生存率相关(14和28天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912和0.936)。同样,验证组中低风险评分患者与高风险评分患者28天生存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07,95%CI=0.008~0.63,P<0.005),14天和28天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822和0.777。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该风险评分与免疫微环境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生存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脓毒症患者可靠的28天生存率,提供了预后评估和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恶性脑胶质瘤单放和放化疗临床疗效5年随诊分析
    刘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89-9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16
    摘要204)      PDF(pc) (1238KB)(152)    收藏
    目的 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南开大学附属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共99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48例,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0 d左右开始常规放射治疗,进行2 Gy/天,分30次,共计60 Gy的放疗,持续42天(周六、周日不放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化)组在持续42 d的放疗中同时加用化疗,方案为口服替莫唑胺胶囊75 mg/m2·d,共计42天;随后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期结束后4周,接受共计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的辅助治疗,每个周期为28天,每个周期的方案为200 mg/m2·d,每日1次,共5 d,然后停药23 d,治疗可一直持续到肿瘤病变出现进展,最长治疗时间为2年。统计所有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单纯放射治疗、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3、5年生存率单放组分别为54.2%、29.2%、10.4%,放化组分别为74.5%、51.0%、31.4%,放化组高于单放组(P<0.05)。放化组恶心、呕吐等急性反应明显加重,骨髓抑制和听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远期损伤两组病例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采用同步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一项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林威威, 林确然, 何钻玉, 苏逢锡, 潘萍, 陈凯, 杨冬梓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7-1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2
    摘要203)      PDF(pc) (1436KB)(100)    收藏
    目的 分析化疗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月经恢复的情况,并探讨GnRHa的应用对患者的潜在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了141名年龄从14 ~ 45岁的女性乳腺癌早、中期患者并采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码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 = 69)和对照组(n = 72)。随访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从2008年8月到2021年12月结束。使用Logistic回归来研究GnRHa对化疗结束后患者月经恢复的疗效,线性回归研究GnRHa与肝功能指标和卵泡计数的关系,Cox回归分析月经恢复与否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化疗结束六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有69.2%恢复月经,同比对照组为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使用GnRHa与否对月经恢复无显著影响(OR=0.19,95% CI:0.03 ~ 1.14);对丙氨酸转氨酶、窦卵泡计数均无显著副作用(P > 0.05)。Cox回归显示月经恢复与否死亡,转移和复发无显著联系(P > 0.05),右侧卵巢容积与转移呈显著负相关(HR=0.76;P = 0.046)。Log-rank test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无转移生存期(MF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配合使用GnRHa对化疗后月经恢复率无显著影响,使用GnRHa安全性较高,无显著肝脏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PICC送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屈盈莹, 莫春玲, 程子亮, 黎艳, 李宝琪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5): 578-58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5.018
    摘要203)      PDF(pc) (1244KB)(184)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置入耐高压双腔的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5例心脏移植术后置入耐高压双腔PICC时发生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结果 23例心脏移植术后置管患者中出现送管困难5例。其中2例送管困难原因为静脉瘢痕致狭窄、畸形,1例为静脉解剖异常,移植术中曾做左头臂静脉离断;1例为体位因素、导管因素或血流动力学因素;1例未查找出具体原因。结论 对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置管出现送管困难,除考虑患者的静脉因素、体位摆放情况、导管本身材质情况外,不能忽视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减少送管困难的发生,应充分做好置管前静脉的评估,排除畸形、狭窄。因此,了解患者的外伤史、手术史、术中情况,查阅既往CT结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的预后模型
    王道笃, 赵其炯, 周志标, 何永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 21 (04): 419-42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4.009
    摘要202)      PDF(pc) (3517KB)(255)    收藏
    目的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预后差、复发率高的特点。铁死亡是最近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式,不同于细胞坏死、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由脂质过氧化驱动。该研究探讨了铁死亡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肝细胞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应的临床病理数据。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确认预后模型为独立的风险因素。最后,使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组基因百科全书(KEGG)和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来进行功能性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确认了16个与预后显著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P < 0.0001)。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我们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10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将队列中所有患者根据模型计算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高风险组的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生存时间较短(P <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01)。此外,功能性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之间的免疫微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10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并且验证了该模型为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为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白脂素的研究进展
    薛佳婧, 郭伟, 赵兵兵, 赵凌飞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2): 210-21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2.018
    摘要202)      PDF(pc) (1042KB)(159)    收藏
    白脂素(Asprosin)是一种新的糖原性脂肪因子,主要在空腹时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并释放。Asprosin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和器官中起着复杂的作用。它与食欲、糖代谢、胰岛素抵抗(IR)、细胞凋亡等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Asprosin在代谢和代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正常代谢过程的破坏。目前,这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阿司匹林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七氟烷通过影响神经元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神经元凋亡
    张洋璠, 文金钡, 严颖哲, 黄晓燕, 谭梓聪, 杨浩杰, 纪风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 22 (01): 30-3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2.01.005
    摘要199)      PDF(pc) (2238KB)(149)    收藏
    目的 研究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对发育期神经元的凋亡作用,并探究七氟烷对原代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元,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4.1%七氟烷处理6 h,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凋亡蛋白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中ROS含量的变化,并检测AT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上调(P<0.01),凋亡率增加(P<0.05),ROS生成增加(P<0.05)同时ATP生成减少(P<0.05)。结论 七氟烷可以诱导原代神经元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变引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