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1-04-20
    专家笔谈
    联合治疗在胆道恶性肿瘤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于小鹏, 童焕军, 汤朝晖
    2021, 21(02):  133-13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1
    摘要 ( )   PDF (13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大多患者在发现时已丧失手术机会,预后较差,转化治疗可以达到使患者肿瘤缩小或降期而具备手术条件并完成根治性切除的目的。由于胆道恶性肿瘤极具异质性的特点,其发生发展过程是多因素多途径的结果,因此联合治疗是提升转化治疗成功率、改善预后的主要方向,随着对胆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个体化、精准化联合治疗将成为未来转化治疗的主要方向。
    电子胃镜在肥胖代谢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姜舒文, 董志勇, 宋二飞, 王存川
    2021, 21(02):  138-14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2
    摘要 ( )   PDF (130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肿瘤细胞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程浩, 仇毓东
    2021, 21(02):  141-14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3
    摘要 ( )   PDF (13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详解
    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谭志健, 沈展涛, 黄有星, 陈桂豪, 陈彦辰, 仇成江, 刘一峰, 吴祥, 张生, 刘张苑珠, 朱春宝, 钟小生
    2021, 21(02):  146-14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4
    摘要 ( )   PDF (33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述评
    闵军
    2021, 21(02):  150-150. 
    摘要 ( )   PDF (9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DT专栏
    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
    方凯, 伍衡, 雍娟娟, 张建龙, 曾育杰
    2021, 21(02):  151-15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5
    摘要 ( )   PDF (27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与临床研究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
    刘少儒, 黄贻培, 裴晓珊, 许磊波
    2021, 21(02):  157-16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6
    摘要 ( )   PDF (21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较低,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35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情况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01至2019-08-2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35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标准,分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3例,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5例,继发性神经内分泌瘤G2级4例,继发性神经内分泌癌23例。12例患者接受肝切除手术,3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5例接受全身化疗,7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无水酒精消融、舒尼替尼或奥曲肽治疗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日期,28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生存,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结论 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罕见的异质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肝癌患者中RNF24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伍隽华, 陈云扬, 张鑫, 余杰雄, 崔恩铭, 张慧玲
    2021, 21(02):  165-17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7
    摘要 ( )   PDF (33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RNF24基因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UALCAN、HPA数据库分析RNF2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TIMER数据库检测RNF24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分析RNF24不同表达水平对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最后,通过Firebrowse下载肝癌患者临床数据,Cox回归分析预测RNF24对肝癌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UALCAN分析结果显示RNF24 mRNA在肝癌中表达量中位值为0.712(q1=0.376,q3=1.28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中位值0.265(q1=0.17,q3=0.371)(P<0.01)。HPA 数据库分析显示,较相应正常肝组织而言,RNF24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更高。同时,UALCAN分析结果提示肝癌中高表达的RNF24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密切相关。TIMER数据分析提示CD8+ 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CD4+ 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水平与RNF24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肿瘤分期、CD8+ T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以及RNF24表达都是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而且RNF24表达是影响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从Firebrowse下载的205例具有完整信息的肝癌患者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NF24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NF24可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新型标记物。
    长链非编码RNA TSI抑制TGF-β1介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转移
    谭梓聪, 张洋璠, 黄晓燕, 杨浩杰, 曹铭辉
    2021, 21(02):  171-17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8
    摘要 ( )   PDF (35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TSI(Lnc-TSI)在TGF-β1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TGF-β1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分别检测MCF-10A和TGF-β1处理前后MCF-7、BT474细胞的Lnc-TSI变化。在MCF-7和BT474细胞中分别敲除和过表达Lnc-TSI,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在TGF-β1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TGF-β1引起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上调,细胞侵袭数目增加。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细胞相比,MCF-7和BT474细胞中的Lnc-TSI表达更高。TGF-β1处理能显著上调MCF-7和BT474细胞中的Lnc-TSI水平。Transwell实验显示敲除和过表达Lnc-TSI能分别增强和抑制MCF-7和BT474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在TGF-β1处理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结论 在TGF-β1促进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的转移进程中Lnc-TSI表达上调,Lnc-TSI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BT474的转移。
    PDIA4基因沉默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朱传华, 谢琳, 刘安民
    2021, 21(02):  177-18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9
    摘要 ( )   PDF (20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成员4(PDIA4)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下载并分析CGGA数据库RNAseq数据;收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和星形胶质细胞HA1800,用RT-qPCR法检测细胞系中的PDIA4表达水平;用siRNA转染U251细胞,沉默PDIA4的细胞株为si#768组和si#1829组,未转染为阴性对照组,转染siNC为空白对照组;用阿尔玛蓝(alarma blue)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免疫印记实验检测细胞中的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 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GGA数据库中,PDIA4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P<0.05),PDIA4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生存预后较差(Log-rank=264.32, P<0.001);与HA1800相比,PDIA4在U251和U87中相对表达量升高(F=58.44,P<0.05);与空白组、阴性对照组相比,si#768组和si#1829组增殖和克隆集落形成能力受到抑制(均P<0.01),凋亡率(17.67±0.11%、19.50±9.30% vs. 3.72±7.11%、6.53±0.13%, F=51.06, P<0.05)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768组和si#1829组cleaved-caspase 7蛋白表达分别上调218.53%与16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1,P<0.05)。结论 沉默PDIA4基因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促进轴突再生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曾迪藩, 钟梅, 李卫, 王其友
    2021, 21(02):  182-18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0
    摘要 ( )   PDF (4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BMSC-EXOs)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并培养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BMSCs-EXOs并使用透视电镜、粒径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培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设计PC12细胞为对照组、30 μg外泌体组、60 μg外泌体组,使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C12细胞的吞噬标记的外泌体的情况和PC12细胞轴突生长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神经丝蛋白(NF-200)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水平。设计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将模型分组为损伤组、治疗组,使用免疫荧光法对各组坐骨神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使用超速离心法从BMSCs上清液中成功提取BMSC-EXOs,符合粒径及透视电镜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定义。免疫荧光法检测PC12细胞吞噬BMSC-EXOs,并使PC12细胞的轴突再生增强,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轴突相关蛋白合成的增加,并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强。3组PC12细胞轴突长度及轴突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组织学观察损伤区域缩小,神经重新连接。结论 BMSC-EXOs可通过促进神经轴突再生而发挥治疗坐骨神经损伤作用。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对炎症性关节炎的影响
    刘莉玄, 李莉, 陈昱颖, 胡星云, 宋卫东, 杨川
    2021, 21(02):  188-19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1
    摘要 ( )   PDF (16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模型对小鼠炎症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 将16只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糖尿病组小鼠采用于6周龄时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建立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柠檬酸盐缓冲液。在7周龄时对两组小鼠均于双侧后足足垫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的完全乳化剂,每只足0.5 mL建立小鼠关节炎模型。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双足足趾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小鼠踝关节OPG、RANKL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踝关节OPG、RANK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STZ组小鼠空腹血糖升高(P<0.001),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CIA模型建立后,小鼠双侧后足均出现明显红、肿和关节运动障碍,且CON+CIA组小鼠关节炎发展较快,在第2、3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CIA组相比,STZ+CIA组小鼠关节组织中OPG、RANKL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NKL/OPG比值>1,表明骨吸收过程显著高于骨生成过程。结论 在胶原诱导炎症性关节炎模型小鼠中,虽然非糖尿病小鼠的关节炎发展更快、肿胀程度更严重,而糖尿病小鼠关节炎持续时间更长,且骨吸收过程更严重。
    肉芽肿性乳腺炎激素治疗后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研究
    杨剑敏, 余海云, 于海静, 王永南
    2021, 21(02):  192-19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2
    摘要 ( )   PDF (122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照研究肉芽肿性乳腺炎激素治疗后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手术与行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66例,分为微创手术组(观察组)86例及开放手术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应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切除病灶。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切除病灶,术腔较大者行任意皮瓣成形术并留置引流管。观察两组复发率、外观满意度、住院时长及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3.49%(3/86),对照组复发率3.75%(3/80),两组复发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3)。外观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则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效果不亚于开放手术,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且治疗费用低。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因素的随访初析
    涂星强, 杜国能, 徐礼笑子, 许永辉, 肖玉根
    2021, 21(02):  195-19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3
    摘要 ( )   PDF (12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因素及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5月的PubMed、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腔内激光消融(EVLA)、射频消融(RFA)和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剥脱术(HLA)的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采用临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记录复发静脉返流的解剖部位、返流的可能原因和复发的症状性静脉曲张(VVs)的处理。结果 共有9项关于EVA与HLS的RCT文献纳入分析中。在1765条下肢中712条下肢执行HLS手术,354条下肢接受RFA治疗,699条接受EVLA治疗,平均年龄47岁,平均随访3.4年,女性患者占比达77%,轻度GSV曲张(C2-3疾病)接近90%。在所有研究中,大腿段和小腿段是最常见的复发的解剖部位,复发原因包括新生血管、静脉再通、副隐静脉存在、穿支形成、手术技术问题。复发率统计各组的差异较大,RFA:2年随访(一个组)的总复发为(20.5%),3年(二个组)分别为53.3%和17.1%,5年(一个组)为12.9%。HLS:2年随访(三个组)的总复发分别为16.7%、3.0%和17.5%,3年(二个组)分别为23.1%和21.1%,5年(三个组)为42.6%、26.8%和4.2%。EVLA:2年随访(二个组)的总复发为17.0%和28.6%,3年(一个组)为28.6%,5年(三个组)分别为47.8%、29.6%和5.6%。结论 文献报告GSV曲张手术后复发的部位和原因基本一致,但在复发率在各文献中的差异较大,EVLA、RFA、HLA三种方法均有较高的复发率。
    聚桂醇局部注射对不同年龄和部位小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周克燕, 胡景辉, 刘东彪, 文健辉, 关飞
    2021, 21(02):  200-20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4
    摘要 ( )   PDF (15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体表血管瘤患儿90例,给予多点注射聚桂醇治疗,采用Achauer疗效评价方法进行评估,记录瘤体面积变化、取得疗效所需的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聚桂醇第一疗程总体有效率95.56%,第二疗程有效率可达100%,其中头面颈部的体表血管瘤起效最快,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四肢的血管瘤并发症最高,达5.56%;肿胀和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疗程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
    三种保守方法在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中的临床观察和体会
    冯瑞卿, 傅仲带, 曹磊, 欧妍妍, 黄健东
    2021, 21(02):  204-20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5
    摘要 ( )   PDF (16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乳腺纤维囊性病的短期效果和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乳腺纤维囊性病伴乳房疼痛门诊患者,共85例影响日常生活的乳房疼痛的患者纳入研究,包括73例有周期性乳痛症状和12例非周期性乳痛症状。根据治疗方法分三组:乳管灌洗组(灌洗组,n=25)、三苯氧胺口服组(三苯氧胺组,n=30)和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NSAIDS外用组,n=30),用药3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对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治疗后乳腺纤维囊性病变变化。结果 治疗后1月,3组患者疼痛呈不同程度缓解,灌注组和口服三苯氧胺组明显优于治疗前和NSAIDS外用组。3组患者中,VAS评分均在治疗后1月、2月、3月、4月和6个月明显下降,但3月、4月和6个月间变化不明显。随诊6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灌注组病变总体有缩小,尤其囊肿缩小明显,大部分囊肿透声变清;三苯氧胺组13例发现病变总体缩小,其中囊肿变小表现11例,囊肿透声变清10例,NSAIDS外用组只有4例出现病变缩小,3例有增大趋势,囊肿透声变清6例,其余总体改变不明显。3组患者BIRADS分级未发生改变。结论 乳管灌洗方法、口服药物和外用NSAIDS的方法均可以明显改善乳腺纤维囊性病患者乳房疼痛,但均不能有效缓解病灶和病理改变。
    联合临床和实验室参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病例对照研究
    李粤, 吕国庆
    2021, 21(02):  209-21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6
    摘要 ( )   PDF (12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如何优化组合和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诊断急性阑尾炎。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另选择129例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记录和分析临床参数:恶心、呕吐、腹泻、排尿困难、局部腹膜炎体征和疼痛转移;实验室参数:C反应蛋白(CRP)、全血计数和尿液检查。结果 频繁呕吐、腹泻、排尿困难不是急性阑尾炎的少见表现。单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WBC和尿检阴性结果是AA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子。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呕吐(1~2)、腹泻、局部腹膜炎症状阳性、白细胞计数和尿检阴性是AA的显著预测因子。对于单纯性、化脓性以及坏疽性的急性阑尾炎,尿检阴性的预测度下降。结论 与急腹症比较,无频繁呕吐、无腹泻、无排尿困难、局限性腹膜炎、WBC升高、尿检阴性是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预测价值
    陈秀凤, 卜庆丰, 张杰
    2021, 21(02):  213-21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7
    摘要 ( )   PDF (13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289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确诊前列腺癌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绘制患者PI-RADS第二版评分、f/tPSA及PSAD三项诊断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三个诊断指标以及联合指标对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系数为0.798,说明两名医师的评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289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Ca组及非PCa组患者在PI-RADS第二版评分、f/t PSA及PSAD三项诊断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 PSA、PI-RADS第二版评分、PSAD三项诊断指标以及联合指标的AUC分别为0.633、0.796、0.785和0.908(P<0.001)。结论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PI-RADS第二版评分联合f/t PSA及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客观指标。
    塞托溴铵治疗频繁急性加重表型COPD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疗效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刘林生, 姚伟平, 陈迪伦, 蔡迪, 刘小利
    2021, 21(02):  217-22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8
    摘要 ( )   PDF (12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塞托溴铵治疗频繁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D-1/PD-L1、CC16、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入院的118例待实施外科择期手术的频繁急性加重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各59例,常规组采用抗感染、支持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特布他林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塞托溴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参数、外周血程序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PD-L1)、呼出气冷凝液炎症相关指标、血清CC16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PD-1/PD-L1/CC16水平、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介质(IL-17、IL-10、8-iso-P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VC、FEV1、PEF较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aCO2值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外周血PD-1、PD-L1水平低于常规组。联合组呼出气冷凝的IL-17、8-iso-PG低于常规组(P<0.05),但联合组呼出气冷凝的IL-10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发现,联合组患者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塞托溴铵+丙酸氟替卡松+特布他林结合基础方法治疗频繁急性加重COPD患者,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有助于减少手术的禁忌症。
    升结肠颗粒细胞瘤内镜下挖除1例经验分享并文献复习
    王博智, 郑轶瑾, 王鹏浩, 李文芳, 李廷坚
    2021, 21(02):  222-22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19
    摘要 ( )   PDF (26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颗粒细胞瘤是较罕见的结肠粘膜下肿瘤。由于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随着内镜体检的普及,该肿瘤偶然被发现。经内镜下结肠颗粒细胞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较大的颗粒细胞瘤,可以通过内镜下辅助牵引手段,采用内镜下挖除等方式,达到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的目的。本文通过报告一例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探讨结肠颗粒细胞瘤特点及内镜下挖除术的辅助技巧。
    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黄国辉, 陈焕波, 刘燕萍
    2021, 21(02):  226-22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0
    摘要 ( )   PDF (274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规范化步行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加速康复效果的影响
    冯桂莲, 温文先, 罗程, 梁华宁, 黎婉诗
    2021, 21(02):  229-23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1
    摘要 ( )   PDF (1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定更规范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步行管理方案,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8例,其中32例接受常规康复(常规康复组)治疗;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出院时Barthel指数,单次行走距离,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术后2周,接受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单次行走距离分别为81.5±6.2分和126.5±24.3 m,常规康复组患者分为78.1±7.5分和102.8±29.26 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定,早期规范化步行管理患者为90.04±6.16分,常规康复组为85.31±8.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反映生活质量的EQ-5D评分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步行管理有助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加速康复。
    综述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BCLC B期肝细胞癌治疗方式选择的研究进展
    胡志鹏, 孙强, 胡泽民, 陈伟强
    2021, 21(02):  233-23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2
    摘要 ( )   PDF (29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像组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通过从不同的医疗图像中挖掘高通量的特征数据筛选能够反映肝癌异质性的标记物并建立相应的模型有助于BCLC B期(中期)肝癌的风险分层、治疗反应评估、预后预测,有助于辅助临床决策,为BCLC B期肝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本文通过对BCLC B期肝癌的管理策略、影像组学在肝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在对BCLC B期肝细胞癌治疗方式选择中的巨大潜力。
    水凝胶应用在关节损伤中的意义和进展
    郭明宇, 徐林
    2021, 21(02):  239-24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3
    摘要 ( )   PDF (12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凝胶是一种吸收大量水后可形成交联聚合物网络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性,水凝胶种类繁多,在人工关节置换、生物填充材料、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等医学领域有较多的应用与值得开发的潜能。本文重点介绍了具备关节隔离支撑、药物长效释放以及用作组织工程支架等一系列水凝胶在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兼具以上功能的水凝胶的性能、应用,并对水凝胶在关节损伤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进展
    张立超, 李健, 徐闯, 曹恒, 王林伟, 黄开越, 马明亮, 刘明廷
    2021, 21(02):  244-24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4
    摘要 ( )   PDF (12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骨关节炎终末期的最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广泛软组织暴露、大量的滑膜切除,并且需要大面积的截骨,所以术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及失血,对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都有严重的影响。“鸡尾酒”(Cocktail)疗法主要是通过几种药物的联合(配方药物)注射关节周围,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术后疼痛的目的,且随着“鸡尾酒”配方的改进,其对控制围术期出血也不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而疼痛及出血的控制会使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进一步获得改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鸡尾酒”疗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疗效综述如下。
    不同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李笑峰, 蒋曼, 陈泽, 熊福生
    2021, 21(02):  248-25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5
    摘要 ( )   PDF (12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由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增生紊乱、腰椎韧带松弛以及肌肉劳损等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腰椎自然退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腰椎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腰椎融合术式种类多样,而各类术式有其自身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优缺点,各家研究报道结果不一,使得临床医师在不同术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难以达成共识。现就临床上各类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