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3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3-04-20
    专题述评
    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
    潘裕国 钱以德
    2013, 13(02):  81-83. 
    摘要 ( )   PDF (5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一2013年1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7例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死亡4例,治愈23例,治愈率85.1%。手术治疗17例,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21例,存活病例平均住院43天。结论 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以主要致力于降低TG含量、治疗胰腺炎、保护孕妇和胎儿为主;及时制定适合妊娠期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慎重地选择外科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同时多学科协作抢救有利于提高疗效。

    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和技巧
    王卫东
    2013, 13(02):  84-8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3.
    摘要 ( )   PDF (7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逐年增多,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已基本与传统开腹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后门静脉系统持续高压、食管胃底侧支循环和静脉曲张的再建立,术后出血的再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选择性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能成为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本文着重介绍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论著
    Vps4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叶国华 韦金星
    2013, 13(02):  87-90.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3
    摘要 ( )   PDF (8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液泡蛋白分选因子4(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4 Vps4)是调节细胞分裂、病毒芽胞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检测其在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旁组织、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差异性表达,分析该蛋白与肝癌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对经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1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Vps4的表达。比较上述组织中Vps4的表达并分析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1)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癌栓、转移性淋巴结等组织的细胞质中均可表达Vps4;2)癌组织中Vps4平均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Vps4的平均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3)Vps4的表达与HBV-DNA复制量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肝内多发病灶、肝外淋巴结转移、肝胞膜完整性、肝硬化、AFP表达量、Child-Pugh分级、脉管癌栓、Edmonson分级、TNM分期等无关。结论 癌组织中Vps4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且与HBV-DNA复制量有关,Vps4表达可能影响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FA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治国,黄拼搏,何传超,肖治宇
    2013, 13(02):  91-94.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4
    摘要 ( )   PDF (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Fas相关磷酸酯酶-1(Fas?鄄associated phosphatase 1,FAP-1) 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66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P-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FAP-1的表达水平与HCC的TNM分期、肿瘤数目及肿瘤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FAP-1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FAP-1高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显示FAP-1表达水平、脉管侵犯、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AP-1在肝细胞肝癌细胞中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病理变化进而影响肝癌患者预后。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大鼠脑皮质葡萄糖转运体3表达的变化
    陈瑞霞 叶西就
    2013, 13(02):  95-98.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5
    摘要 ( )   PDF (7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大鼠脑皮质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n=5),心肺复苏组(R,n=25),心肺复苏组分别选取自主循环恢复(ROSC)3、6、12、24、48 h 5个时间点为5个小组,用窒息法制备稳定的大鼠心搏骤停及心肺复苏模型。R组在ROSC 3、6、12、24、48 h取大脑双侧顶叶皮质,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方法(SP法)检测相应时间点GLUT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R组与S组相比较,GLUT3mRNA水平在ROSC3h出现轻微升高,在ROSC 6 h及24 h达高峰,12 h GLUT3mRNA表达水平出现一下降点,但仍高于S组,ROSC48h GLUT3mRNA仍高于假手术组。GLUT3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GLUT3mRNA的变化一致。结论 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过程中,所造成的全脑缺氧缺血状态会使大鼠脑皮质GLUT3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白细胞抗原G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广献 杨海峰 曾宪成*
    2013, 13(02):  99-102.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7
    摘要 ( )   PDF (6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结肠癌切除标本中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白细胞抗原G(HLA-G)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LA-G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 蛋白在结肠癌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远癌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远癌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HLA-G 与结肠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 HLA-G 在结肠癌中高表达。HLA-G 在血管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分期较晚组表达显著升高,这些因素可能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临床论著
    以去脂体重为标准计算静脉全麻诱导剂量对重度肥胖病人的影响
    徐晓莹 李玉娟 赵国庆
    2013, 13(02):  103-106.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7
    摘要 ( )   PDF (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肥胖病人以去脂体重为标准计算全麻静脉诱导剂量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方法 选取ASA I~II级、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40、手术时间<2小时,择期在全麻下行普通外科与骨科手术的患者30例,按照全麻诱导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随机分为三组:去脂体重给药组(LBW组),总体重给药组(TBW组)和理想体重给药组(IBW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取入室后前三个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值(T1),分别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的HR、SBP和DBP以及拔管时间(术毕至拔管的时间),计算并比较各组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Cardiac rate-pressure product,RPP),比较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在T2时刻,与T1比较, TBW组患者SBP、DBP和HR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LBW组和IBW组(P<0.01);(2)在T3时刻,与T1比较,TBW组和LBW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有所下降,且TBW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LBW组(P<0.01);而IBW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有所升高,且升高的幅度大于15%(P<0.01);(3)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三组比较,SBP升高>30%、HR>100次/min和RPP>12000的发生率为IBW组最高(60%、50%、80%,P<0.01);SBP下降>30%和HR <60次/min的发生率均为TBW组最高(70%、50%,P<0.01);(4)三组比较,拔管时间TBW组最长(26.2±12.5 min,P<0.01)。结论 对于无基础疾病的重度肥胖病人,以LBW作为标准计算静脉麻醉诱导剂量对循环的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快,更具合理性。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管Ⅰ期缝合的经验(附57例报告)
    凌立新 臧娴 马靖 黄泽坚 张磊
    2013, 13(02):  107-108.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8
    摘要 ( )   PDF (4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术后胆总管I期缝合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连续57例腹腔镜下胆总管I期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5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2±27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3 d,术后均无胆漏,随访期间无胆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好适应症,腹腔镜下胆总管I期缝合安全,可靠。

    关节镜下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宋洋 杜庆钧 黄明光 曾秋涛 赵洪斌 蒋欢
    2013, 13(02):  109-112.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09
    摘要 ( )   PDF (7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的近期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38例ACL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其中双束单隧道重建21例(A组),传统单束单隧道重建17例(B组)。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Larson和Lysholm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8例患者(38个膝关节)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正常,A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手术前后的3种评分同样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比较,除了术后Larson评分双束组优于单束组(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ACL胫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均能取得较为满意近期临床疗效,双束组可能优于单束组,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单纯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在治疗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中的比较
    侯念宗 陈炳豪 洪劲松 陈皓 刘文宙 宋卫东
    2013, 13(02):  113-116.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0
    摘要 ( )   PDF (6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在治疗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评估两种术式在治疗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中的优劣。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6例,行切开复位单纯内固定手术(ORIF);B组16例,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LORIF+ EX)。分析术后两组患者感染、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测量术后8个月患者关节活动度并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其踝足功能。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8~109月个月,平均 37.6个月,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及AOFAS评分并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高能量闭合性pilon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临床疗效相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均可作为其治疗手段。

    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13例
    叶勇 叶林 汤万荣 余杰雄
    2013, 13(02):  117-119.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1
    摘要 ( )   PDF (7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岛素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我科2008年1月~2012年9月住院的对13例胰岛素瘤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肿瘤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主要技术环节。结果 13例患者在腹腔镜超声指导下成功实施镜下胰岛素瘤切除术,其中行单纯肿瘤切除术7例,胰体尾+脾切除4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2例,过程顺利,血糖监测提示手术效果满意,术后胰漏3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无严重腹腔感染和大出血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胰岛素瘤切除安全、微创、可行,尤其是结合腹腔镜术中超声可有助于胰岛素瘤的的准确定位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并发症分析
    曹嘉正 庞健 吴荣海 程洲平 林绮平 林伟光 袁丹 徐炜
    2013, 13(02):  120-123.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2
    摘要 ( )   PDF (6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TU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8例患者手术均获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1±1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8±26)mL,切除腺体平均重量(60.5±26.3)g,留置尿管时间(4.8±1.3)天,术后住院时间(5.9±1.8)天。并发症中,前列腺包膜穿孔4例,其中1例膀胱前列腺连接部穿孔行腹腔引流;12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经重置尿管后缓解,轻度尿失禁38例,张力性尿失禁12例,无真性尿失禁发生;膀胱颈挛缩5例,输血6例,逆行射精86例,尿道狭窄10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39例,无TUR综合征及再次手术病例。术后患者IPSS、QOL、RVR 、Qmax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UPKEP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并发症可控可防。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史洁 白志强 李勇
    2013, 13(02):  124-127.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3
    摘要 ( )   PDF (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PMP)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我院自2003年1月-2012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腹膜假性粘液瘤3例,2例术前行超声及MRI检查,1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原发肿瘤分别为卵巢囊肿、胃癌、卵巢交界性囊腺瘤。CT、MRI检查均呈分房状改变囊实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囊壁、网膜、腹膜轻度强化。其中1例肝脏、脾脏等实质脏器边缘呈“扇贝样”压迹,脏器周围、网膜间隙、腹膜、盆腔见大量粘液性腹水,腹膜、大小网膜弥漫增厚呈饼状改变,肠管受压移位。结论 PMP在CT及MRI上病变部位和形态有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术前影像学评价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价值。

    单孔腹膜后腔镜在肾切除中的应用
    麦源 尹杰 何国伟 麦能斌 陈向新 林靖波
    2013, 13(02):  128-130.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4
    摘要 ( )   PDF (5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腹后单孔腔镜在肾切除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传统腹膜后腔镜及腹膜后单孔腔镜技术行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各1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管拔出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传统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时间在90~150 min,出血量20~100 mL。腹膜后单孔腔镜手术时间在120~210 min,出血量20~150 mL,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相当。结论 腹腹后单孔腔镜手术在肾切除中安全可行、手术效果满意,较传统腹膜后腹腔镜切口创伤更少更美观,符合患者微创和外观美容方面的需求,但手术难度明显增加。

    不对称菱形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
    黄绮梨 王婷婷 梁杰宝 邓颖珊
    2013, 13(02):  131-132.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5
    摘要 ( )   PDF (3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对称菱形切口在眦赘皮矫正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在2009年6月-2011年施行67例不对称菱形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是3个月~24个月。66例患者术后内眦赘皮矫正满意,切口瘢痕不明显。仅1例双侧内眦赘皮矫正不满意。结论 不对称菱形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具有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瘢痕和极少复发。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内固定
    吴小勤 张广云 薛瑞
    2013, 13(02):  133-135.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6
    摘要 ( )   PDF (5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内固定疗效,探讨内固定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56例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采用TiNi肋骨环抱式接骨板进行肋骨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3 min,术中术野出血平均40 mL,术后平均住院19.6 d (12~23 d),共6例死亡患者包括4例因ARDS伴多脏器损伤,2例颅脑外伤合并腹部及骨盆损伤。41例病人随访3~6个月,平均4.8个月未出现明显胸腔畸形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本组并发ARDS13,除6例死于严重的多发性器官损伤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4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发现心肺后遗严重并发症。无遗留明显的胸壁畸型,呼吸功能良好。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定位准确,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PPH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对比
    辜树勇 杨逸峰 林集荣 潘锋锷
    2013, 13(02):  135-137.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7
    摘要 ( )   PDF (5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MM)在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的152例痔疮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PPH手术(PPH组),70例行MM术(MM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差别。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PPH手术较MM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低,但住院费用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率、术后尿潴留及术后肛门坠胀感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术具有疗效较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155 例颈部包块手术活检结果分析
    李朋 韦伟 刘巧刿 于志强
    2013, 13(02):  138-140.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8
    摘要 ( )   PDF (4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部分颈部包块手术活检结果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5例颈部包块病理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临床诊断与病例结果不符合的病例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 155例颈部包块活检结果中,非特异性炎症67例;特异性炎症(结核)21例;恶性肿瘤34例;甲状舌骨囊肿9例;血管瘤4例;淋巴水囊肿5例;神经鞘瘤8例;鳃裂囊肿3例;韧带纤维瘤1例;异位甲状腺2例;食管憩室1例。临床初步诊断与手术活检结果不符合者为47例。结论 提高颈部包块的诊断率需要合理的诊疗流程、临床医生经验以及多学科合作,尽量减少因避免漏诊而导致更多的术前判断的假阳性。

    双J管内引流配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张斌 李正明 施国强
    2013, 13(02):  140-142.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19
    摘要 ( )   PDF (5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双J管预置内引流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介于2.0 cm~3.5 cm的单纯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介于2.0 cm~3.5 cm的单纯肾结石,采用ESWL治疗,在治疗前预置使用双J管作内支架及引流。结果 40例肾结石治疗后1周后复查KUB,碎石效果不佳者做第二次ESWL,1次碎石者32例,2次碎石者6例;1个月结石排尽29例,2个月结石排尽6例,3个月结石排尽3例,2例碎石效果不佳仍有残留改行PCN取石。随诊3个月且根据碎石排石情况1~3个月内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期间未有发现输尿管石街、严重尿路感染、严重血尿等并发症。24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膀胱刺激症。结论 双J管内引流配合ESWL治疗2.0 cm~3.5 cm的单纯肾结石,能够有效防治输尿管石街的并发症,效果满意,安全性好,可以适宜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的治疗技术。

    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覃宗华 成庆辉 彭建民 潘国斌 黄斌
    2013, 13(02):  143-145.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0
    摘要 ( )   PDF (6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两组,治疗组: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52例。对照组: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52例,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立体定向治疗组与传统开颅对照组相比,前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下降,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死率低,尤其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临床体会
    曹亮辉 沈伟俊
    2013, 13(02):  146-147.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1
    摘要 ( )   PDF (5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颅骨钻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间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方法为微创钻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3~5天后拔管。结果 58例患者中19例治愈,27例好转,7例重残,5例死亡,总有效率为79.31%。 结论 对于轻、中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钻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有确切的疗效,并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患者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治疗重度脱垂痔的临床研究
    张炎
    2013, 13(02):  148-150.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2
    摘要 ( )   PDF (4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治疗重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Ⅲ期-Ⅳ期混合痔及内痔患者实施TST手术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吻合术(PPH)60例进行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ST方法较PPH有更少的术中出血(P<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PS)显示TST组和PPH组分别为1~3分和4~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肛管静息压及直肠静息压无明显差异(P>0.05),达到手术的疗效标准。术后随访6个月,没有肛门狭窄及肛门直肠吻合口感染或肛周脓肿发生,未见痔核脱垂及其它病理征候。结论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总体效果与PPH相当,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及低并发症,但有更少出血。

    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及围手术期处理
    梁宏伟 陈贵俦 冯石坚
    2013, 13(02):  151-152.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3
    摘要 ( )   PDF (5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人工材料无张力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和方法,探讨人工材料置于腹壁不同的层次对疗效的影响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引流的放置及随访结果。结果 90例患者疝补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 无术后死亡。1例发生切口红肿伴脂肪液化,1例因脂肪液化再次复发。结论 采用人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是合适的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方法,人工材料置于腹壁不同层次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经皮内镜下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与pull法的临床对比
    岑坚慈
    2013, 13(02):  153-155.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4
    摘要 ( )   PDF (4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胃镜下使用Introducer与Pull法行胃造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皮胃镜下使用鲋田式胃壁固定器及经皮胃造瘘导管套件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A组,n=23)和pull法胃造瘘术(B组,n=23)。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病人更换胃瘘导管所需时间平均为(6.0±1.1)min/次。B组平均为17.0±3.49 min/次。此外A组术后未发生胃造瘘管腹出,胃造管移位造瘘旁渗漏及胃溃疡,而B组则发生上述并发症各1例。结论 经皮内镜下Introducer法与Pull法的胃造瘘术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术后更换造瘘管所需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扶镜技巧
    管建松 戎祯祥 钟健 麦显强 梁裕团
    2013, 13(02):  156-157.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5
    摘要 ( )   PDF (6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手术中扶镜手的作用及相关技巧。方法 总结2010年11月至2012年05月时间段内我院进行的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补片植入术(TEP)中的扶镜经验(总共67例,其中包括斜疝43例,直疝22例,股疝2例)。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了解术者操作习惯、了解TEP手术的特点及熟知手术步骤是配合术者进行手术的重要条件。

    综述
    深低温离体心脏保存的研究
    侯颖 姬尚义
    2013, 13(02):  158-159.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5
    摘要 ( )   PDF (5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离体心脏的保存可以为即将准备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供心来源。改进供心保存技术不仅能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间,扩大供心来源,还能提高移植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生存率。而随着冷冻技术的出现,深低温离体心脏保存得以发展。但目前深低温保存技术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明和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简介深低温下冷冻保存离体心脏的现状和方法,分析其与以往临床上心脏保存方法的不同点及优缺点。

    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惠栓 侯东生
    2013, 13(02):  161-164.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7
    摘要 ( )   PDF (5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光动力疗法(PDT)是继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肿瘤手段外的一种新的抗肿瘤模式。PDT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已知其利用肿瘤细胞高摄取光敏剂的特性, 使用相应波长的激光照射, 使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或其他活性氧, 通过非细胞凋亡途径或直接高效诱导凋亡或导致肿瘤组织坏死杀死癌细胞。PDT也可损伤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及介导自身免疫系统的激活。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研究现状
    魏鸿发 黄燕鹏 李威
    2013, 13(02):  165-167.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28
    摘要 ( )   PDF (6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一直以手术切除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有较多文献的数据显示,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本文就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并发症进行防治阐述。

    外科护理
    应用弹力袜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
    康丽玫 刘凌云
    2013, 13(02):  168-169. 
    摘要 ( )   PDF (4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弹力袜应用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 将180例住院拟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术中应用组(A组)、术后应用组(B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预防措施,A、B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在术中及术后加用医用弹力袜。通过双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A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医用弹力袜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中即开始使用效果更好。

    早期护理评估和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陈杏瑛
    2013, 13(02):  170.  DOI: j.issn.1009-976X.2013.02.030
    摘要 ( )   PDF (4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特殊制定的护理评估和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18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采取新的早期评估干预护理(59例)和选择以往的常规护理(59例)分为2组,比较2组护理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不同。结果 早期评估干预护理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骨折患者制定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